356 days in a bike studio|车店故事

在一个照耀着冬日暖阳的下午,一场专门为我准备的“期末考试”正在Top Cycle自行车店内进行。

 

作为Top Cycle年龄最小的成员,校园生活的节律还未完全从我的作息中脱离。入职以来,每天面对着从“自行车爱好者”向“自行车从业者”身份的转变,探索着这个我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。

 

“期末考试”的内容很简单——利用车店内的库存零配件,独立地完成一辆车的组装和调试。曾经,作为一名“自行车爱好者”,我只需专注于自己的兴趣范围,了解零配件大致的工作原理。但如今,作为一名“自行车从业者”,对不同品牌、不同级别、不同种类的配件都要做到心中有数,在“知其然”的基础上还要“知其所以然”,服务好每一位门店顾客。

 

几小时之后,店外橘色的街灯已经亮起,我的“期末考试”也结束了。尽管没有一个量化的分数,但我十分清楚我与一名合格技师的差距——甚至不如说我还没有与一名技师相比较的资格。值得庆幸的是,这次的考试并不是一次“技师资格认定”,而是作为我们即将开启的视频项目的一次铺垫。

 

想为刚接触自行车的小白用户们拍摄一系列教学视频的想法,已经出现在我们的计划中很久了。由于不死骑的销售模式为线上线下双轨制,即便在线上,我们依然有大量初学者用户。他们往往对骑车非常钟爱,但对于自行车的了解非常有限,很多最基本的机械问题都无法独立解决。后来,我们逐渐理解,虽然网络上教学视频数量众多,但大多受到“专家视角”的局限——往往一笔带过了很多“理应如此”的细节。而恰恰是这些被忽略的细节,造成了小白用户们的困扰。

 

曾经有一位客户因为错误安装脚踏造成曲柄螺纹报废,顾客反复强调他确认过了脚踏的左右和旋紧方向,后来发现顾客只是单纯地没有对准螺纹就进行了旋紧。更有甚者,曾有顾客在开箱组装时没有将前叉转正,只将把立转向了正前方,导致骑行体验极差,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。

 

我应该是最能够理解初学者用户需求的那个人。回想起曾经的自己,似乎也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上有过疑惑:曾经在拆装把立螺丝时担心这四颗螺丝是否有顺序之分、曾经因为自己没有拧紧脚踏而怀疑出现了中轴异响等等......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位顾客都成为自行车专家,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去了解客户的需求,并针对他们的需求,提供最适合的服务。因此,在统计了门店比较经常收到的用户反馈,与普通用户做了大量沟通后,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始了视频制作工作。

 

整个系列视频的宗旨,就是为刚刚接触自行车的初学者用户提供最详细的教学。制作视频对于我们来说,是一次全新的尝试,一切都是“摸着石头过河”。头脑风暴后,我们拟订了包括安装脚踏、调节V刹、调整碟刹蹭碟等十个选题。一边尝试理解“小白们”可能会遇到的问题,一边撰写脚本,力求将每一个问题的讲解得完整、专业且实用。每一期视频完成后,我们都会转发给客户,并且询问他们的观看感受,根据客户们的反馈继续优化。

 

虽然视频的内容在资深玩家看来,可能事无巨细到可笑——居然连螺丝要顺时针旋紧都进行了讲解和图示。但这些“可笑讲解”的背后,都来源于真实的顾客案例,都曾是我们不止一次地被问到的问题。

 

有时也会自嘲,我们可能是全北京最“入门级”的车店,才会汇聚这么多“入门级”客户(没有不尊重的意思)。但转念一想,也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服务对于“小白”用户来说体验最为友好,才会获得他们的信任,让“小白”们可以没有顾虑地问出那些最基础的问题,并一定会得到详细且充满尊重的答复。

 

毕竟,谁还不是从小白开始成长的呢?试图进入一个领域的初始,总是彷徨且小心翼翼的。我们拥有热情却害怕自己愚蠢的问题引来嘲笑。此时我们最需要的,就是一位有耐心的引导者,来给予我们方向和信心。享受骑行不应有任何门槛,可能我们视频当中的内容都是最最基础的常识,如果我们的事无巨细能够让更多初学者尽情享受骑行的快乐,这就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目的。

Previous
Previous

凤凰深调|哈佛招生平权案被裁决违宪:九名大法官五小时激辩

Next
Next

Annie Londonderry|首位完成环球自行车旅行的女性